当前位置:首页  专业设置  专业活动

汉语国际教育秋季系列讲座举行

作者:  来源:法学院招生就业  浏览量:233  发布时间:2021-05-25

汉语国际教育秋季系列讲座举行

 2020年秋季bob电竞ios 法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举办了系列经典学术讲座。举办此次系列讲座是中国语言文学校级一流学科的建设举措之一,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突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先后邀请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机构的优秀学者,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硕士生、本科生开设讲座。

        系列讲座分为三个专题,分别为:中国文化与经典、国际中文教育的内涵建设、文学与文化的跨界研究。

        第一个专题邀请了浙江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李超平老师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方建新老师担任讲座专家。

        李超平老师从史实出发,梳理了《四库全书》与浙江杭州孤山文澜阁的关系。李超平老师认为,历代官府大多重视藏书。《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著名的官方修编的大型丛书。浙江杭州孤山的文澜阁,是《四库全书》的藏书地之一。李超平老师介绍,文澜阁本《四库全书》现部分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方建新老师为青年学子指点如何学习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方建新老师指出,对于从事文史哲专业研究及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打好基础主要指文化综合基础知识与专业基础知识。打好基础的同时,应当注意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再选好研究方向,专心致志地开展研究。           

        第二个专题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军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冯丽萍老师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春相老师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石锋老师杭州师范大学姜黎黎老师杭州师范大学曹沸老师担任了讲座专家。

        叶军老师的讲座,题为国际中文教育之名辨。叶军老师从中文的名词辨析,中文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分析了中文如何成为在国际上具有广泛需求的技能,描绘了全球化、多元化时代汉语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梳理了汉语国际化历史过程的开放、双向、多元的特色,勾画了国际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和未来。

        冯丽萍老师的讲座涉及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情况。冯丽萍老师指出,汉语国际教育已经建立起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涉及教学观念、专业发展、教师评价、教师教育各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冯丽萍老师认为,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习中,要有问题意识,在文献阅读基础上,用审辨式的思维,进行分析归纳。

        吴春相老师的讲座从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经验出发,谈了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的看法。吴春相老师指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要符合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处理好学科、专业、事业等几个方面的关系。其中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研究主要涉及教学构成要素、教学过程推演、师资培养等方面。新媒体改变了传播方式和使用频率,加快了语言的演化,动态语言观改变了语言教学内容的编排或安排。

        石锋老师的讲座分析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教学问题。石锋老师指出,第二语言语音学习需借助视觉符号,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音位到变体、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石锋老师详细阐述了语音分类的原则、汉语拼音的性质、声母及韵母的类别、汉语声调、对外汉语简化音系等问题,并指出认识并解决汉语拼音的发音教学很重要,要注意训练留学生在连续语流中的发音。   

        姜黎黎老师的讲座分析了国际汉语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姜老师提出,本科、硕士、博士阶段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有不同的定位。作为一名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应该兼备一定的知识、能力、素质。随着国际中文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对象的拓展,教育层次的提升,国际汉语教师教育应该在本土化、差异化、专门化等方面寻求突破。

        曹沸老师介绍了近20年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的发展概况和学术进展。曹沸老师认为,随着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的发展,汉语二语语篇教学研究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一个有待拓展的新领域,主要体现在构建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的整体架构,创建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的具体原则、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结合语篇偏误分析提出相应的语篇教学训练法等方面。

        第三个专题邀请了南开大学周才庶老师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潘友明老师担任讲座专家。

        周才庶老师解析了文学作品的跨媒介传播现象。周老师认为,在文学跨媒介趋势下,文学作品不再通过单一的印刷文本进行传播,而是通过影视媒介、网络媒介进行多元的、动态的传播。我们需要思考,文学作品的跨媒介传播是否依然可以达到原有的文化效果。同时应该看到,文学的跨媒介传播更新了人们对文学的想象和言说。

        潘友老师在讲座中指出,要铸牢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是多元一体的大家庭,我国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每个个体要明确我是中国人,是中华文化认同最核心内涵”的意识

此次2020年秋季中国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系列经典学术讲座,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加快推进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通过系列讲座,在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与社会责任感、促进课程教学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有机融合、构建我校汉语国际教育学科互联网+特色定位与发展优势等方面,都取得了实际成效。(撰稿人:法学院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