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校友风采  校友故事

记忆中的杭电文一校区西部生活区

2021年12月16日 ⁄ 校友故事 ⁄ 字号 ⁄ 阅读 1044

作者:朱民锋(我校退休教师,1973级机械专业毕业)


(1973年11月杭电文一校园教学区示意图)

197311月,我初进杭电读书,至20世纪末杭电生活区土地置换,其时将近30年。时至今日,上世纪的杭电生活区已经不复存在,如果无人整理文字资料,杭电历史就缺了一块边角。


(1973年11月杭电文一校园生活区示意图)

一、生活区中部

1.原二十军军部礼堂


这是原二十军军部礼堂。舞台已经改小,左右通道已分别拓宽,用来买菜、买饭。当时,这栋楼是男生宿舍、学生食堂及学校大型活动的主要室内场所。

后来,新四军老战士蒋增虹老师从部队转业至杭电,任机关党总支书记。歌唱家李谷一是她的好朋友。因此,李谷一曾受邀在此演出。

2. 学生食堂厨房


原二十军军部礼堂西侧,有一间很大的平房,作为学生食堂的厨房。厨房内有一个很小的餐厅。

3. 新食堂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拆除旧学生食堂、教工食堂,建杭电新食堂。新食堂一楼、二楼为学生食堂,三楼为教工食堂,四楼为学生活动中心。

经查阅档案资料,1982初,电子工业部副部长谢高觉来杭电检查工作,陪同前来的有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杨世良,院党委书记周行政等党政领导汇报工作,并陪同参观了图书馆,实验大楼和新食堂。

4. 检阅台

学生食堂厨房西侧,有一座比较大的检阅台,检阅台左前侧有旗杆,旗杆下面就是田径场的跑道。

5. 大操场(田径场)

足球队”由此诞生。当时的大操场是一个低洼地区,大雨过后经常积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填平教工食堂西侧的鱼塘,扩建了大操场。接着就建造了一个标准田径场,“杭电我对这个“杭电足球队”也是可喜、可叹。喜的是“杭电足球队”给杭电带来了荣誉,叹的是“杭电足球队”给我的工作增添了“不小麻烦”。

6. 菜地

大操场南侧、西侧、北侧均为菜地。当时,杭电有许多菜地,有一位姓金的师傅专门负责菜地的管理

二、生活区北部

1. 教工食堂及仓库

军区礼堂北侧小路连校园主马路,接大操场。礼堂北侧隔小马路对面则是教工食堂及仓库。1976年我留校工作,在教工食堂用餐,感觉食堂空间很小、光线很暗、不透风……许多教工打了饭菜之后,回工字楼宿舍去吃。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拆除教工食堂及仓库,建学生宿舍新一号楼、新三号楼。

2. 渔塘

工食堂的西侧有一口鱼塘,每年的冬季开塘捕鱼,许多学生围着观看。捕鱼后食堂改善伙食,当餐的鱼价优惠许多。渔塘西南侧是大操场,渔塘西北侧是防空洞小山坡。后来改建田径场,鱼塘消失。

教工食堂北侧小路连校园主马路,接防空洞小山坡。

3. 水塔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缓解食堂自来水水压不够,在老三号学生楼的西北角,建造了储水800吨的水塔,这在当时也算是校园风景的亮点。

4. 三幢最早的学生宿舍   

最早的三幢学生宿舍老一号楼、老二号楼、老三号楼位于校园的北部,老一号楼当时是“浙大五七电机厂”的家属宿舍,老二号楼、老三号楼当时是杭电的学生宿舍。

据我所知,老一号楼、老二号楼建于1953年,老三号楼建于1958年。1953年还建了东教、西教、主楼,1958年还建了工字楼、跃进楼。

老一号楼东侧、北侧为一大片菜地、菜地的东北角有一棵大樟树,此菜地是现在的大门,而大樟树成了校门外、文一路中间圈起来的保护景点。大樟树东侧为教学区南北向的主通道、当时的大门设在这里。大门东侧,为传达室兼收发室,收发室东侧为车队。车队东侧为围墙,围墙外为水稻田、西溪河下、西溪河。车队南侧为渔塘,后来填塘建了图书馆。渔塘南侧为浙大“五七”电机厂。浙大“五七”电机厂的东侧与南侧、围墙外,是当地村民的水稻田。

老三号楼西侧为分界教学区与生活区的南北主通道。主通道西侧为菜地、后来建了二幢新的学生宿舍。菜地西侧为杭电印刷厂。最早的三幢学生宿舍的南侧为小草坪,小草坪南侧为工字楼。上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小草坪上建了电教楼。小草坪东侧为大草坪,大草坪与小山坡之间有一条东西向通道,小草坪与大草坪之间也有一条东西向通道。上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大草坪上建了实验大楼。大草坪中间有条东西向的小路,连接南北通道。

主楼北面和南面,各有一条主通道。

老三号楼最先拆除(拆除的请示报告中称14号学生宿舍)。

老一号楼在我的记忆之中,似乎是本世纪初,文一路拓宽、北大门往南退缩、因迁建北大门空间不够,故而拆除老一号楼。

老二号楼现在还在,南侧紧挨着现在的电教楼北侧,北侧紧挨着现在的文一路。

我猜测,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校区宿舍楼的编号——老一号楼(1)、老二号楼(2)、老三号楼(3)、工字北楼(4)、工字南楼(5)、六幢家属宿舍(6)、七幢家属宿舍(7)。

5. 查阅档案资料:关于14号学生宿舍移地重建的请示  

14号学生宿舍,建于1958年,建筑面积2123㎡,每平方米造价47元。该房为三层砖木结构;墙基是30厘米厚的块石基础;一幢挡水墙,墙中没有圈梁和预制过梁;二、三层房间地面为木搁墙木地板;走廊是预制搁板上水泥砂浆粉面;平瓦屋面。

该房在1983321日——412日期间,因52号电教计算机楼桩基(36米长预制桩)施工受到很大破坏(14号南墙距52号北墙为6米)。现在该房的极大部分门窗洞口上方及走廊地面出现1——3毫米的裂缝;门窗关合不拢;楼梯平台梁及梯跑梁出现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大面积开裂脱落……(一九八五年一月十二日)

6. 新建的学生宿舍二号楼、四号楼

(1982年照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早期,生活区北部建了二幢四层的学生宿舍,二号楼与四号楼,均为男生宿舍。其址原为菜地(24)。

7. 新建的学生宿舍一号楼、三号楼

(1990年4月国家教委副主任朱开轩视察杭电学生宿舍)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由于老三号楼成了危房,因此移地重建了二幢四层新的学生宿舍,新一号楼和新三号楼。其址原为教工食堂和仓库。其中三号楼为女生宿舍、一号楼为男生宿舍。

新一号楼、三号楼在前(南)、新二号楼、四号楼在后(北)。

四幢新学生宿舍建好以后,南北主通道的北端开了北门、与丝绸工学院隔文一路相对。南北主通道的南端开了南门,南门外右侧是煤炭学校、化工学校、团校、文二路,南门外左侧是商业学校、文二路露天电影院、商铺、文二路。由此,文一路与文二路重新贯通,但属校内通道。南门内右侧是传达室、露天电影场,南门内左侧是教材科、文印室。

原单位二十军军部营区,南至文二路,北至文一路,该通道是营区中间开汽车的主通道。

8. 杭电印刷厂

(1982年照片)

当时的杭电印刷厂,在当时的中专校还是首屈一指的,设备通过正规的印刷厂、寻找一定的关系、购买当时先进的设备,人员经过正规印刷厂的培训。尽管是几间简易平房,但在当时、在杭中专学校中,应该是非常不错的。通过杭电印刷厂职工的努力,曾经在杭城中专校中有一定的知名度。

据我观察,印刷厂的厂房,是原单位二十军军部建造的数间简易平房。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杭电在翠苑新村高木桥筹建了新的厂区,印刷厂与机械车间、车队一起搬迁至新厂区。接着拆除印刷厂,建了杭电俱乐部。

9. 防空洞挖出泥土堆成小山坡

杭电印刷厂西北侧,为二十军挖的防空洞出口、挖出的泥土堆积成小山坡;小山坡南侧是一片菜地、一口鱼塘及大操场。鱼塘、菜地、大操场,后来建成了400米跑道的标准田径场。

10. 杭电俱乐部

(庆祝教师节大会在杭电俱乐部召开)

(1992年瑞士格鲁耶尔歌舞团在此演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校园的西北角、相邻学生宿舍、生活区西北角的教工路口,建起了杭电俱乐部。

俱乐部总投资近300万元。占地面积为2000㎡,共有1189个座位。另外还建有面积为200㎡的单独出入口的活动室。俱乐部于19909月初验收交付使用,九月中旬开始对院内师生员工试行开放。1991年初,对外开放。

三、生活区南部

1. 跃进楼  

军区礼堂南侧小路连校园主马路,接大操场。

跃进楼一楼有实验室、还有教师办公室,二至三楼是教室。当然,跃进楼内也有许多故事,限于文章的篇幅、也就不再介绍了。

大礼堂与跃进楼之间是蓝球场。当时每年组织广播操比赛。跃进楼的前门对着主马路,后门对着蓝球场。

2. 露天电影场
我留校工作以后,杭电组建了电影队。每到周未,如果不下雨,宣传部的稽立新老师就为师生放映电影,我们年轻教工就自愿参加纠察队。我至今记得有一部电影叫《春苗》,其中有一句台词“马尾巴的功能”。

3.杭电体育馆(风雨操场)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拆除跃进楼、平整露天电影场,建起了杭电体育馆(体育馆当时未命名,叫风雨操场)。

本世纪初,体育馆建成不久,就土地置换了,有些设备尚未使用就拆除了。我当时在纪检审办公室工作,面对如此的场景,真是既难受、又无奈……

我的记忆之中,体育馆曾经组织过一次大型的演出活动,有省教育厅的主要领导参加,体育馆门口停满了小车……

4.查阅档案资料:杭电基(1998031

杭电的风雨操场项目在学院建立时的扩建工程中就立了项,由于原有底子薄,急需上的项目多,电子总公司以中电建(199246号文批复暂缓建设。整个八五期间由于资金限制也没有开工。

“风雨操场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开展室内体育活动及一些文化活动,其设施包括室内篮球、排球场、健身房、乒乓球室等,同时为了提高利用率,缓解大型会场紧张的矛盾,拟增设室内篮排球场四周的座位,容纳量达到2000人左右,使之兼有大型会场功能。由此,并加上必要的附属设施,该建筑物面积约3000㎡,造价约900万元,学院准备自筹300万元。”一九九八年三月十三日“风雨操场”19991231日开工,2000919日竣工。设计面积4100㎡,实际面积5605㎡,预决算造价787万元。

5.二十军军部养猪场

露天电影场西侧是二十军军部的养猪场。当时,养猪场已经没有了,但还有几间猪舍,杭电有一位姓何的师傅专门负责养猪。何师傅每天的餐后,挑了二只大桶到食堂泔水桶捞剩菜、剩饭,挑回去喂猪。适当的时候,杭电师生就能吃到杭电养的猪肉。何师傅退休后,何师傅的儿子在杭电工作。

本世纪初,杭电文一校园西部生活区置换,上述建筑全部消失,出现了“银马公寓”。

四、资料补充

当时,杭电教学区的东部是浙大五七电机厂浙大五七电机厂的东部、南部是农田,农田紧挨着西溪河。主楼南面的通道接小路至东门,东门口的小路至西溪河下路。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杭电征用东南角、西溪河边的数亩农田,1976年建造了二幢教工家属宿舍(6幢、7幢),接着又建造了一座招待所。

1. 杭电招待所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浙大五七电机厂”厂区移交杭电,厂房用作“杭电机械车间”、办公用房作“杭电幼儿园”。

2. 新东教

(2021年11月19日拍摄的“新东教”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杭电拆除杭电机械车间,建造新东教

3. 杭电食堂


本世纪开始,在新东教与招待所之间建了一幢食堂和二幢研究生宿舍楼(春晖楼——前址为杭电幼儿园)。

4. 春晖楼


上述建筑至今仍在使用。

五、三幢标志性建筑

(电教楼,摄于2021.11.19

(图书馆,摄于2021.11.19

(实验大楼,摄于2021.11.19

下沙校区之前,杭电历史上最大的工程,是文一校区实验大楼、电教楼、图书馆同时开建,这在当年,足以令省内各高校羡慕。

三大建筑位于校园教学区的北部,实验大楼(前址是大草坪)位于校园主轴线,与南面的主楼相对;其右侧为图书馆(前址是鱼塘),左侧为电教楼(前址是小草坪),大樟树所在的杂地建成了现在杭电的大门。而现在的大樟树,成了文一路中间的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