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杭电人】姚志通:让废弃贝壳、电子废物“变废为宝”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4-24浏览次数:464

姚志通,一个入职不到3年的“80后”年轻教师,自2012年6月到我校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任教以来,勤勉工作,学术既精又专,发表高质量论文多篇,拥有多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他主攻的贝壳废弃物资源化研究正在朝着产业化方向迈进……

一枚小小的贝壳,在多数人眼中或许微不足道;但在姚志通看来,它却蕴藏着改变我国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力量。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其中浙江省又是水产养殖大省。沿海地区养殖的扇贝、贻贝、牡蛎等贝类,在剔取贝柱、裙边后剩下大量贝壳。由于贝壳附加值较低,绝大部分被丢弃在海滩、路边。贝壳上附着的残肉容易孳生蚊蝇,高温日照下产生难闻的恶臭味,对周围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已成为沿海地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2010年,当时还在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姚志通受舟山市科技局邀请,随专家团一道对当地企业进行考察。当看到面前堆积的大量贝壳时,他的脑海里浮出一个想法——如果能将这些贝壳作为资源进行利用,既可以解决贝壳带来的环境问题,又能降低生产成本,岂不是“两全其美”?考察结束后,他便将贝壳资源化作为一项重要课题,专心投入到研究中。

姚志通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发现贝壳是一种天然的有机/无机复合体,贝壳珍珠层有序、多层次、精细的结构特点,可提高贝壳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赋予聚合物优良的力学性能。也就是说,贝壳是宝贵的可再生矿产资源,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贝壳资源,不仅可以“变废为宝”,提高贝壳的附加价值,还可以促进贝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通过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展的包括贝壳的解聚剥离、贝壳粉体的表面特性、贝壳复合材料的制备等研究,姚志通形成的解决思路是将废弃贝壳转化为聚合物填料,这样既环保又节约成本,废物消纳量也大。不仅如此,废弃贝壳在涂料、医药、橡胶等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姚志通表示,他们的研究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一旦将这些科研成果实现转化,不仅能提高产品性能,还可节省20-30%的成本。目前他正在积极寻求与当地政企的合作,尽早实现成果的产业化。


如果说让贝壳废弃物“变废为宝”是姚志通在科研上的一次机遇和突破,那么他所从事的另一项研究——电子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则是在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时就瞄准的方向。

姚志通介绍说,目前我国已进入废旧家电报废高峰期,电子废物回收处理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围绕电子废物处理处置开展研究也是环境学科与学校办学特色的一个有效结合。2013年全国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的理论报废量约11430万台。2015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扩大至了14类。这些俗称“电子垃圾”的废物化学成分复杂,除了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基础工业材料和贵重金属外,还含有铅、汞、镉、溴系阻燃剂等有毒有害物质。虽然目前我国已有106家基金补贴企业,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进入正规企业规范处理的数量快速增长,但仍旧存在一些非正规拆解小作坊,采用低端处理技术,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在对企业实地走访调研后,姚志通掌握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过程中会产生的一些难处理废物,如CRT玻璃、废冰箱聚氨酯泡沫塑料、废电路板非金属材料等,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含卤电子废物的热解和脱卤、废CRT锥玻璃提取铅等方面的研究。

短短两年多时间,姚志通在相关研究领域以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发表SCI论文11篇,其中撰写的关于“粉煤灰资源化利用”的综述文章日前发表在国际顶级刊物Earth-Science Reviews上(2013年影响因子7.135)。

“变废为宝”并非易事,既要达到废物的消纳,避免二次污染,还得考虑经济效益。但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何种障碍,姚志通始终坚持自己的研究,并且秉持“做研究要成体系,从点到面逐步拓展”的研究理念,稳扎稳打,这或许就是他从事科研的秘诀。未来他还将一步一个脚印,在自己制定的小目标下,朝着固体废物“变废为宝”的大目标前行。


(文/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