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发布者:课程思政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6-15浏览次数:774

鹿红娟


课程代码

B0301200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

授课对象

工商管理类

对应章节

 1.第一章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2.第三章 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信息技术

 3.第五章 物流运输管理

 4.第六章 库存管理与控制

 5.第九章 逆向物流系统

育人目标

 1. 针对课程内容用案例讲授理论知识点,从而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吸引到课堂来。在案例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民族自信心、责任和担当、自信、自强等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

 2.课堂上以案例导入或问题导入方式设定学习任务,学生分组收集资料,各小组形成报告在课堂进行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交流合作精神,提升育人效果。

 3.通过观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现代化立体自动化仓库的视频和图片,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紧迫感。

课程思政案例教学设计和实施

  1. 从我国全球供应链基础在贸易战中的重要性看物流与供应链的职能和作用


1. 教学导入

讲授物流与供应链的基本职能和作用时,结合国家商品经济发展的国策和历史、现状,结合中美贸易战的时事,解释中国之所以能毫无畏惧,在于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全球供应链基础提供的底气,增强学生对国家发展进步的信心,鉴定“四个自信”;同时引入在防疫抗役保卫战,怡亚通展现供应链力量的案例。

2.教学内容

面对中美贸易战,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工业产品制造国,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的产业链、供应链,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中国企业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得益于我国全球供应链的基础,许多企业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始在非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拓市场。

同时,在防疫抗役保卫战中,物流行业在各种物资保障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担当着逆行者的角色。首先,医用口罩、防护服等隔离物资需要物流发运到各地医院;其次,抗新冠所需要的大量药品需要物流企业发运到各地医院,再次,隔离区域的人员、医院人员所需要的大量生活物资、食品、日用品的运输也需要物流企业。深圳怡亚通物作为供应链行业的引领者,面对港深疫情,从疫情发生日起便发动全集团之力,全程参与国家抗击疫情与复工复产“战役”,为保证市场平稳有序运行不懈努力。深港两地的商务、关务、物流团队在疫情爆发后积极配合,凭借具有供应链物流基因的综合优势,整合上下游以及线上线下资源,联动兄弟公司与平台,调配全国物流网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障货物流通。团队在疫情严峻的情况下,遵守防疫的各项规定,实行轮班制等各项应对措施,为确保收货、理货、发货有效开展,重新调整作业流程,全面提升作业效率。有的员工因疫情隔离无法上班,也没有停止手上的工作,随时在线待命响应客户的各种应急需求,为客户的订单和各种新的需求忙碌着。物资运输人员更是“舍小家为大家”为抗役做出自己的贡献。

3. 育人元素

在中美贸易战中,我国全球供应链基础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现在企业的竞争已经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需要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间相互合作、博弈取得共赢;同时 增强学生对国家发展进步的信心,坚定“四个自信”。

怡亚通展现供应链力量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供应链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通过怡亚通员工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保障民生和医疗供应的事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不畏艰难、兢兢业业的职业道德。

4. 教学方法

1)讲授;课堂讲授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职能作用;

2)案例式教学;通过介绍面对贸易战我国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性,以及深圳迪亚通物流企业在抗役中展现的供应链力量和职能的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展示课堂教学案例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案例的认识和理解。

2. 从我国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发展及在物流流域中的应用看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1. 教学导入

讲解物流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一章中GIS等定位系统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时,在讲授美国对GPS用户的限制性政策的基础上,引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的初衷及其发展和应用,并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国防安全、航天强国的北斗精神;培养学生科学技术现代化理念和自强、自信的民族精神。

2.教学内容

介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的发展历程。面对美国对我们的技术封锁,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成为巨人,建立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将主动权握在自己的手里。给学生展示北斗卫星发射图片和视频。 同时告诉学生要想真正的变强大,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同时要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去看待我们的对手,对于对手的优点和优势,可以向他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对于对手的不足和缺点,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争取在竞争中战胜对手。

随后介绍我国北斗卫星系统的应用。例如:北斗系统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北斗放牧,智能放牛;北斗在邮政物流和京东物流中的应用。

最后,要求学生课下搜集我国北斗卫星系统在物流及其他方面应用的资料,并进行分组讨论。

3. 育人元素

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技术垄断,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系统,激发学生自立自强、自信的民族自豪感。

课堂上设置问题和组织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参与程度与团队交流合作精神。

4. 教学方法

(1)讲授。讲授北斗卫星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多媒体法。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展示课堂教学案例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案例的认识和理解。

3)讨论式教学。课堂上设置问题和组织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参与程度与交流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4)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形成各组报告,进行课堂展示,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3. 课程思政案例名称

从“一带一路”、郑和下西洋以及抗役期间物资运输看运输系统的重要性

  1. 教学导入

物流运输系统管理这一章中,引入现代“一带一路”,宣传我国的开放政策,灌输国家发展理念,培养学生开放的意识和国际视野。在讲授水路运输时,引入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讲解中国船运事业的发展,彰显我国灿烂的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在讲授公路运输时,提及在疫情期间为前线供应医疗物资及群众生活物资的大货车司机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精神。

  1. 教学内容

国家的强盛离不开“对外开放”的国家政策,同样也离不开物流的发展。介绍明朝郑和下西洋的背景,郑和率领62艘大船,2.7万人,纵横太平洋、印度洋拜访了30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大力发展了海运物流,还帮助当时的明朝大力开拓了海外贸易。

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疫情的特定背景下,观察、调研、思考和总结物流运输在疫情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深入其中,在特定的背景下,深刻体会物流运输系统的现况及其重要性,深化对课程及专业的认识。

  1. 育人元素

通过讲授郑和下西洋和我国“一带一路”,的政策,灌输国家发展理念,培养学生开放的意识和国际视野。

通过学生搜集及展示抗役期间物流运输系统如何快速解决疫区的各种物资需求,如何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等相关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爱国敬业,以及“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精神。

  1. 教学方法

1)图片(视频)+学生搜集实例分享+讨论“方式:引出疫情期间坚守岗位、逆势而行、敢挑重担的先锋物流人,突出物流运输在整个物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2)课堂讲授:在讲授物流运输五大运输方式知识时,通过图片展示介绍郑和下西洋故事及其重要性。

3)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紧密练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从我国自动化、智能化仓库的建立看仓储系统及库存控制的重要性






  1. 教学导入

在介绍仓储重要性及仓储设施设备时,通过播放京东智慧云仓,企业自动化立体仓库等视频,激发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在讲授库存管理与控制方法时,同时结合学生购物的方式、习惯和存放方法,将库存管理中的定量方法应用其中,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减少浪费,树立成本最低的经营理念,使学生形成节俭的习惯思维

  1. 教学内容

讲授仓储及库存管理的重要性时,介绍仓库从传统仓库到职能仓库再到数字仓库模式上的创新,云仓网络日益成为物流发展和服务的重中之重。京东智慧云仓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仓储进行赋能的创新型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智慧云仓以大数据、云计算、数据仓库为技术基础对库存进行优化,京东云仓从商品入库、分拣、打包、快递,为企业提供仓、配、运一体化服务,驱动供应链上下游,实现仓配一体化。利用视频展示医药行业仓储的立体自动化仓库,讲解自动输送设备、自动入(出)库设备及自动分拣设备,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并产生自豪感。

讲授库存管理与控制的定量方法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购物的方式、习惯和存放方法,将库存管理中的定量方法应用其中,树立成本最低的经营理念,形成节俭的习惯。

  1. 育人元素

通过播放京东智慧云仓和医药行业立体自动化仓库的视频,展示大数据、云计算在物流仓储系统的应用,感受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创新意识。

通过库存控制定量方法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成本最低的经营理念,形成节约的习惯。

  1.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课堂讲授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职能作用;

2)案例式教学;通过介绍面对贸易战我国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性,以及深圳迪亚通物流企业在抗役中展现的供应链力量和职能的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展示课堂教学案例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案例的认识和理解。

5. 从我国再制造产业的发展看建立逆向物流系统的必要性


  1. 教学导入

在讲授逆向物流系统时,引入电子产品的回收与再利用,汽车发动机的回收与再制造案例。

  1. 教学内容

介绍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的背景,我国目前电子产品废气量将近2700万吨,废弃电子产品被回收金属总价值将可达1200亿元。如果我们将其回收率提升至85%,将比采原生矿石节省约300亿千瓦时能源,减少近2200万吨碳排放,对于降低资源开发成本和产品生产成本都会是一个切实有效的举措。

通过介绍我国汽车拥有量及废旧汽车报废量的现状,引入汽车核心部件发动机的回收与再制造的案例。发动机再制造就是把拆下来的旧发动机,经过清洗、挑选、探伤、评估等,把认为整体好的局部有问题的发动机进行再加工,使其符合行业标准,重新发挥余热的过程。据统计再制造过程节能60%,材料再利用率达到70%,废气排放减少80%。和消费者相关的是,和更换新机相比,再制造发动机价格更低,仅为60%左右。而和大修比起来,再制造产品的优势是质量有保证,产业匹配度高。

讲解案例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同时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搜集分享相关的政策和案例。

  1. 育人元素

通过引入电子产品的回收与再利用,汽车发动机的回收与再制造等案例,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和习惯、节约的习惯,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1.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讲授逆向物流相关理论知识;

2)案例式教学;通过引入电子产品的回收与再利用,汽车发动机的回收与再制造等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展示课堂教学案例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案例的认识和理解。

特色及创新

1)以各种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一体化教学中,按照教学周次和授课要点,设计每个知识点的思政融入点,应用多种授课形式和方法,已到达成效。

2)改变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增加知识点背后案例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跟学生进行互动,产生共鸣。

3)通过课堂讨论、分组展示等多种参与式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更有积极性融入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爱国、民族自豪感及专业认同感等情感。

教学成效

结合时事和防疫抗役中物流与供应链应用的案例进行分析,将物流与供应链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学生看到或听到的时事结合起来,既体现了专业教学的时代性,又通过课程思政教学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问题,更坚定了理想信念。

通过课程课前、课后调研、课中互动、课中展示等教学设计,提升了学生参与思政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分享近期的物流与供应链相关政策、案例等,从即时性视角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紧密联系,并在理论学习和思考的同时实现思政内容的潜移默化,树立爱国热、解决社会问题的责任感。

教学反思

虽然课前精心的设计和周密的考虑,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学生认知、性格个性的差异,社会经历的不同,总会留下许多的遗憾。例如,在课堂参与问题上,一些同学积极发言,意犹未尽,而一些性格内向的同学往往选择沉默,不把想法表达出来。在分组讨论和展示中,也会出现同组同学“搭便车”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我会对教案进行修改和重新设计,不断总结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